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2022年株洲市天元區高質量發展 糧食生產工作方案》的通知
株天政辦發〔2022〕3號
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2022年株洲市天元區高質量發展
糧食生產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有關單位:
《2022年株洲市天元區高質量發展糧食生產工作方案》已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7日
2022年株洲市天元區高質量發展糧食生產
工作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市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聚焦穩面積、穩產量、穩政策、保安全,我區切實強化管理、優化服務,確保2022年實現全區糧食播種面積7.5萬畝(其中,早稻面積0.9萬畝、大豆面積0.12萬畝,詳見附件1)?,F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穩面積
(一)堅守耕地紅線,堅決制止耕地拋荒。嚴格落實區人民政府《關于嚴禁耕地拋荒和確保糧食安全通告》(株天政告〔2021〕1號)文件要求,切實履行“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的屬地責任。堅決禁止耕地拋荒,接受社會監督、群眾舉報。
(二)穩定糧食面積,鼓勵種植雙季稻。堅持“優先種水稻,宜糧則糧,應種盡種”原則,鼓勵雙季稻種植。各鎮(街道)要依托30畝以上種植大戶抓好早稻集中育秧,實現早稻育秧移栽,增加春播面積。
(三)大力發展優質稻,切實開展優質安全綠色綜合示范片(雙季稻)創建。分別在三門鎮創建2個、雷打石鎮創建1個優質安全綠色綜合示范片(以下簡稱“示范片”)。為確保實現綠色優質安全目標,示范片選用優質高產水稻品種,開展早晚稻集中育秧、機械移栽,采取深翻耕、淹水灌溉、噴施葉面阻鎘劑等技術,引導農戶施用石灰、有機肥、種植綠肥等綜合降鎘技術措施。除給予種子、石灰、有機肥等物資補貼外,經驗收合格的,給予每個示范片5萬元獎補(詳見附件2)。
(四)大力發展旱糧生產。鼓勵在嚴格管控區、種植結構調整區、高岸田、天水田或旱地發展大豆、玉米、紅薯、高粱等旱糧生產,集中打造1-2個旱糧示范片。經驗收合格的,給予每個示范片10萬元獎補(詳見附件3)。
(五)做好耕地拋荒治理復耕復種工作。按照省市要求,今年要全面完成耕地拋荒治理復耕復種工作。結合去年耕地拋荒臺賬,對去年未完成的拋荒耕地進行治理及復耕復種的,今年完成治理并復耕復種的,按照10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助(詳見附件4)。
二、穩產量
(一)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加大高產、優質超級稻推廣力度,實行“早專晚優”綠色高產高效栽培,實現水稻增產。
(二)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田間溝渠、塘壩等小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修,改善水利灌溉條件,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促進拋荒耕地的復耕復種,穩定糧食產量。
(三)加強病蟲害防治和災害天氣預警。以草地貪夜蛾和二化螟為重點,突出抓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力將損失控制在5%以內。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及時了解災害性天氣情況,制定災害天氣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將災害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損失降到最低。
三、穩政策
(一)加大獎勵補貼力度。促進早晚稻育秧移栽,將雙季稻補貼政策重點調整到育秧和移栽環節,及時、規范發放獎補,充分調動種糧積極性(詳見附件5)。
(二)落實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國家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做到“應收盡收、優質優價”,切實保護農民種糧利益。
四、保安全
(一)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分類管理要求,大力引導發展大口徑糧食生產。優先保護區要積極發展雙季稻生產。安全利用區按照“VIP+N”技術模式,加大降鎘阻鎘技術應用,優先發展水稻(嚴格管控區禁止種植水稻)。要進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治理工作,在嚴格管控區和種植結構調整區范圍內,嚴格執行補貼發放標準和要求,對于2022年新改種蔬菜(復種指數大于1)、多年生經濟作物補貼200元/畝,對于玉米、高粱、大豆及其他一年生經濟作物補貼100元/畝(補貼對象僅限于30畝以上的種植主體)。補貼發放由村(社區)負責初審,鎮(街道)確認,區農業農村局進行抽查核實(嚴格管控區和種植結構調整區改種作物品種原則上為結調作物指導名錄內品種)。 (二)嚴禁超標糧食進入口糧市場。各鎮(街道)、村(社區)要切實履行安全管控主體責任,建立水稻生產臺賬。區商糧局要牽頭對集中收購的超標糧食采取指定用途、定向銷售等方式處置,嚴禁超標糧食流入口糧市場;要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定向競價銷售或者定向自主銷售等方式,為超標糧食處置提供“托底”收購,做到應收盡收。區市場監管局要加大稻谷(原糧)進入食品生產大米加工企業后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抓好糧食經營者工商登記注冊,配合區商糧局做好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處置工作,杜絕超標大米進入口糧市場。
(三)加強受污染耕地防治。嚴格開展耕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檢測,及時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強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
五、優服務
(一)做好惠農金融服務。區財政局負責結合上級財政資金,對于農業生產主體在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用于糧食生產的,區財政局按政策規定給予貸款利息及擔保費的補貼。區金融辦負責協調區內各金融單位優化服務、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為惠農貸款提供便利,確保貸款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區農業農村局負責政策范圍內的水稻保險,水稻保險做到應保盡保,保費由政府補貼75%,農民個人承擔25%,嚴格按照規范程序進行承保和理賠。
(二)加強土地流轉服務和農機社會化組織“全程服務”。合理指導耕地流轉價格,引導耕地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適度集中。優化程序,依法完善土地流轉備案等服務工作。創新方式,推廣農機社會化服務化組織“全程服務”,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利益共享。
(三)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區農業農村局加強農情調度,及時掌握農民種植意向和耕作動態。組織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在關鍵農時季節做好技術指導。
(四)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區農業農村局加強農資市場種子、農藥、化肥的監管,確保農資市場物資供給質量,杜絕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做到農資質量有保障,數量充足,種類齊全。
六、強保障
(一)組織保障。進一步加強領導,健全糧食生產責任體系,建立“區統籌、鎮(街道)負責、村(社區)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由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籌實施、督查調度和考核等工作。各鎮(街道)應相應成立糧食生產工作專班,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統籌推進,確保實現目標任務。
(二)資金保障。進一步強化“三農”投入保障,科學整合涉農資金,提升涉農資金使用效益。安排糧食生產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組織實施、督查調度、宣傳培訓、聘請專家技術指導等,報區人民政府同意后實施。
(三)嚴格考核。將糧食生產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和鄉村振興考核范疇。對成效明顯的鎮(街道)進行表彰,對工作不力的進行約談和通報,對問題嚴重的按有關規定進行問責。
七、其它
本工作方案授權天元區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